如何更好地选择专用整理剂
1. 明确整理目的
改善织物性能
柔软整理:如果是为了使织物获得柔软的手感,就需要选择柔软整理剂。例如,有机硅柔软整理剂能赋予织物优异的柔软性和滑爽感,使织物表面光滑,触感舒适。像纯棉床单、丝绸睡衣等产品,使用有机硅柔软整理剂后,能极大地提升用户的穿着或使用体验。
防水整理:当需要让织物具备防水性能时,像户外服装、帐篷等产品所用的织物,就应选用防水整理剂。含氟防水整理剂是比较常用的一种,它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薄膜,使水珠在织物表面形成水珠并滚落,而不会渗透进织物内部。
抗菌整理:对于医院的工作服、床上用品等织物,抗菌整理是重点。可以选择含有季铵盐类抗菌成分的整理剂,这种整理剂能够抑制细菌、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,减少因织物传播病菌的风险,保持织物的清洁和卫生。
增强织物功能
阻燃整理:在一些对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,如消防服、剧院幕布等织物需要进行阻燃整理。磷 - 氮系阻燃整理剂是比较常用的一种,它通过在织物燃烧过程中产生不燃性气体,稀释氧气浓度,阻止火焰的蔓延,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。
抗静电整理:在电子工厂的无尘服、一些合成纤维织物等容易产生静电的情况下,抗静电整理剂就显得很重要。例如,离子型抗静电整理剂可以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在织物表面形成导电层,将静电及时导走,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,如吸附灰尘、电击等问题。
2. 考虑织物类型
天然纤维织物
棉织物:对于棉织物,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,在选择整理剂时要注意不能影响这些特性。比如在进行染色后的固色整理时,可以选择环保型的无醛固色剂,这种固色剂在提高染料牢度的同时,不会像传统含醛固色剂那样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,并且能保持棉织物的天然性能。
麻织物:麻织物比较粗糙,若要改善手感,可选用具有一定柔软和润滑功能的整理剂。同时,麻织物容易起皱,也可以考虑加入抗皱整理剂。但麻织物本身的透气性是其优势,所以整理剂不能堵塞其纤维间的空隙,像一些透气性良好的水性聚氨酯抗皱整理剂就比较合适。
丝织物:丝织物比较娇贵,在选择整理剂时要注重其对丝绸光泽和手感的保护。例如,在进行防泛黄整理时,要选择不会对丝绸纤维造成损伤的抗氧化整理剂,同时在进行其他整理(如防水整理)时,也要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整理剂,以免刮伤丝绸表面。
化学纤维织物
聚酯纤维织物*:聚酯纤维织物具有挺括、易洗快干等特点。如果要对其进行吸湿整理,可选择含有亲水性基团的聚酯纤维专用整理剂,这种整理剂可以改善聚酯纤维的吸湿性能,使其穿着更加舒适。在进行抗起球整理时,针对聚酯纤维容易起球的特点,可选用能降低纤维表面摩擦力的抗起球整理剂。
锦纶纤维织物:锦纶纤维织物耐磨性好,但吸湿性和染色性能有一定的局限。在选择整理剂时,例如进行染色增深整理,可以使用能与锦纶纤维上的氨基等基团反应的整理剂,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织物的颜色深度。同时,为了改善其吸湿性,也可以添加吸湿整理剂,提高穿着的舒适感。
3. 关注整理剂的性能特点
稳定性
化学稳定性:整理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。例如,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,整理剂不应发生分解或变质。像一些用于羊毛织物防缩整理的整理剂,在酸性的染色和整理环境中,要能够保持其活性成分稳定,才能有效地与羊毛纤维发生反应,达到防缩的目的。
热稳定性:对于需要经过高温加工的织物,整理剂的热稳定性至关重要。比如在织物的热定型过程中,若整理剂的热稳定性差,可能会在高温下分解,不仅无法达到整理效果,还可能会对织物造成损害。一些用于合成纤维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剂,在热定型温度(通常在180 - 220℃)下,需要能够保持性能稳定。
相容性
与织物纤维的相容性:整理剂要能够与织物纤维良好地结合。例如,对于棉织物上的印花整理,整理剂要能与棉纤维上的羟基等活性基团相互作用,才能使印花图案牢固地附着在织物上。如果整理剂与纤维的相容性差,可能会出现掉色、脱落等问题。
与其他助剂的相容性:在织物整理过程中,通常会同时使用多种助剂,如染料、催化剂等。整理剂要与这些助剂相容,避免产生不良反应。比如在进行织物的抗菌和阻燃整理时,抗菌整理剂和阻燃整理剂之间不能相互干扰,否则会影响整理效果。
4. 重视环保和安全因素
环保标准: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整理剂,如符合欧盟的REACH法规、OEKO - TEX Standard 100等标准的整理剂。这些标准对整理剂中的有害物质(如甲醛、重金属、某些有机污染物等)的含量进行了限制。例如,在服装行业,越来越多的品牌要求织物整理剂不能含有超标量的甲醛,因为甲醛会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产生刺激。
安全性能:整理剂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安全,包括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对织物最终使用者的安全。一些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的整理剂可能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,所以要尽量选择低VOCs或无VOCs的整理剂。同时,对于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织物,如内衣、婴儿服装等,所使用的整理剂更要保证无刺激性和无毒性。
|